實用資訊

乳糖不耐與牛奶蛋白過敏

 

乳糖不耐與牛奶蛋白過敏

乳糖不耐症是寶寶常見敏感之一,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是因為 小腸缺乏乳糖酶,導致無法完全消化奶類中的「乳糖」而出現腸胃不適。

寶寶可能出現的症狀:

 

  •  腹脹、脹氣 • 放屁多、有酸臭味
  •  腹瀉(水便或泡泡便)
  • 哭鬧、腸胃不適
  • 有時會紅屁屁

怎麼分辨是不是乳糖不耐?乳糖不耐和牛奶蛋白過敏有點類似,但:

 

  •  乳糖不耐:以腸胃不適、拉肚子為主
  • 牛奶蛋白過敏:可能出現黏液便、血絲便、皮膚疹子、哭鬧不安等

 

處理方式:

 

  • 哺乳寶寶:媽咪無需停乳,乳糖含量通常不會造成問題
  • 配方奶寶寶:可試用低乳糖奶粉或無乳糖奶粉(需醫生建議) • 補充益生菌有時能幫助改善腸道狀況

 

初生BB 另外一個過敏問題就是牛奶蛋白過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簡稱 CMPA),今日同大家看清怎樣分辨和觀察!

觀察便便  牛奶蛋白過敏寶寶常見的便便特徵:

 

  1. 黏液狀便便 • 像鼻涕一樣拉絲
    可能是腸道發炎造成黏液分泌增加。
  2. 帶血絲或血點 • 腸道受刺激或小腸發炎
    可能導致微量出血。
  3. 次數異常多(或水便) • 可能一天大便超過4~6次
    呈現水狀、泡沫狀,帶有酸臭味。
  4. 顏色異常 • 淺綠色、暗綠色
    有時混著黏液或血絲。

其他常見伴隨症狀:

 

  •  噴射性吐奶 / 吐奶頻繁
  •  腹脹 / 肚子咕嚕叫
  •  夜間頻繁哭鬧、難以安撫
  •  生長遲緩(嚴重者)

處理方式:

 

 

  1. 醫生診斷為主:建議帶便樣本給小兒科醫生檢查。
  2. 更換配方
    換成部分水解(PHF)或深度水解配方(eHF)
    重度過敏者則考慮胺基酸奶粉(AAF)。
  3. 哺乳媽媽忌口:
    若是母乳寶寶,媽媽可能需要暫時全忌乳製品(牛奶、起司、奶油等)。

小提醒:

 

  • 「乳糖不耐」與「牛奶蛋白過敏」不同,前者不會導致便便中有血。
  •  牛奶蛋白過敏有機會在1~3歲之間自然緩解,但需要醫生追蹤與營養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