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資訊

  • View More WhatsApp Image 2025-03-22 at 22.07.40_bbd17bf0.jpg
    實用資訊

    懷孕不能吃什麼?

    懷孕不能吃什麼?

    高油、高糖、高鈉請避免孕婦在懷孕期間的體重以增加10~14公斤為佳,若攝取過多的高油、高糖、高鈉食物,容易造成體重過重及三高問題。但也不是說炸雞、甜點、漢堡一口都不能吃,若孕婦因為飲食嚴重影響心情對身體也不好!因此建議平時均衡飲食,偶爾淺嚐幾口,當個快樂的孕媽咪。

     

    咖啡因攝取勿過量建議懷孕婦女每天的咖啡因攝取量少於200毫克,大約是一天一杯中盃的量,避免過量食用咖啡、濃茶、可樂、巧克力等咖啡因食品,超過濃度容易增加早期流產或早產的風險。

     

    務必避免飲酒懷孕期間酗酒為兒童先天缺陷、發展遲緩及神經發育障礙的原因之一,故為了避免酒精對非預期懷孕的傷害,建議懷孕媽咪們避免飲用酒精。
  • View More WhatsApp Image 2025-03-05 at 22.22.05_248348f6.jpg
    實用資訊

    溫哥華家庭醫生怎麼找

    溫哥華家庭醫生怎麼找

     


    在溫哥華尋找家庭醫生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透過findadoctorbc網站:造訪該網站,選擇所在區域,網站 會列出區域內所有診所和是否接受新病人。接受新病人的 診所會以綠色標記顯示。打電話給診所,了解哪個醫生還 接受新病人,並預約時間見面。
    透過Health Connect Registry:造訪該網站,填寫個人健康號碼 (PHN)和其他個人資訊進行註冊,等待分配。網站會發 確認信,並透過電子郵件告訴你可選擇的醫生。選好醫生後, 發郵件確認並預約見面。
    透過811電話服務:撥打811,工作人員會根據你的地址或 郵編,幫你搜尋離你最近的可以接收新病人的診所,並提供 相關資訊。
    走訪家庭診所:在Google地圖上搜尋附近的家庭診所,直接 上門詢問是否接收新病人。如果診所不接受新病人,他們 可能會提供附近接收新病人的診所地址和電話。


     

     


     
  • View More WhatsApp Image 2025-02-26 at 20.03.49_66826cc1.jpg
    實用資訊

    孕期體重管理

    孕期體重應該增加多少?











    孕期體重增加建議

    懷孕期間,孕婦體重應依懷孕前體重做適當調整,以增加10-14公斤為宜,且須注意體重增加的速度,懷孕期間不適於減重。

    孕期體重控制表

    懷孕期的熱量攝取,依據衛福部建議,自懷孕第二期起,每日需增加300大卡的熱量。但每個人每天的總熱量,需視孕婦的年齡、活動量、懷孕前的健康狀況及體重增加情形,而加以調整。哺乳期間的熱量攝取則建議每日以增加500大卡為宜。

    孕期熱量參考值


    懷孕期的熱量攝取,依據衛福部建議,自懷孕第二期起,每日需增加300大卡的熱量。但每個人每天的總熱量,需視孕婦的年齡、活動量、懷孕前的健康狀況及體重增加情形,而加以調整。
    哺乳期間熱量:每日以增加500大卡為宜。










    懷孕體重過重/過輕的風險


    孕期體重過重
    可能會增加孕期併發症例如: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等症狀,

    可能需要剖腹產或早產。

    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多也有可能導致胎兒過大而難產,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太多,也可能導致產後減肥出現困難,
     
    孕期體重過輕
    懷孕前、懷孕中體重不足,建議在懷孕期間要穩定合理的增加體重,如果沒有額外的增重,寶寶可能會有過輕、營養不良,也有可能有早產風險。
  • View More WhatsApp Image 2025-02-22 at 21.52.55_84da4f3a.jpg
    實用資訊

    姿勢性低血壓

    孕媽咪注意了! 小心「姿勢性低血壓」 致無預警昏倒

    孕媽咪在懷孕早期,可能會發生忽然心跳加速、有點喘不過氣,緊接著眼前一黑就不支倒地,這都是因為突然發作的「姿態性低血壓」,尤其是身材瘦小或是孕前就已經有低血壓的孕媽咪更要特別當心。




    身材瘦小、孕前有低血壓者 尤應注意

    由於初期的害喜常讓孕媽咪食慾不振,連帶地也讓每日水分攝取量減少,使得孕媽咪的血壓總在低檔徘徊。要是沒有適時地補充水分,就很有可能因為久站、久坐,或是姿勢的突然變換而誘發姿態性低血壓,發生頭暈目眩、四肢麻木以及呼吸困難的症狀。一旦沒有及時處理,就可能無預警地暈倒造成傷害。

    隨著週數增加後,變大的子宮會壓迫體內的靜脈,影響血液回流,也容易加重這類情況的發生。



    察覺心跳加快、快喘不過氣 應坐下或躺下當孕媽咪察覺到忽然心跳加速、有點喘不過氣時,一定要趕緊找個地方坐下或躺下,並補充適量水分,休息一會兒後,症狀大多會自然緩解。如果發生頻率太頻繁,或是症狀遲遲不見起色,就需就醫以確認是否有心臟疾病或其他問題。


    避免久坐久站 適量補水很重要孕媽咪也要避免久坐或久站,提醒自己每40- 60分鐘就要起身稍微活動一下筋骨,並補充一些水分,也有助於預防這類不適的發生。
  • View More WhatsApp Image 2025-02-16 at 7.54.07 AM _2_.jpeg
    實用資訊

    嬰兒為什麼容易溢吐奶?發生時期?

    嬰兒為什麼容易溢吐奶?發生時期?

    溢吐奶好發時期大約在 3–4 個月左右,因寶寶的「賁門」發育尚未成熟,賁門是食道跟胃交界處的括約肌,也算是食道與胃之間的一道門,當這道門還無法隨時處於關緊狀態時,就容易因為用力而造成溢吐奶的情況。

     










     


    5個避免吐、溢奶的方法

    1. 少量多餐:避免讓寶寶吃得過飽,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減少胃部壓力。

    2. 調整餵食速度:選擇合適的奶嘴洞口,避免流速過快或過慢,減少寶寶吸入空氣的機會。

    3. 避免大力搖晃寶寶:餵完奶後不要劇烈搖晃寶寶, 以免引起不適而溢奶。

    4. 親餵母乳:親餵時乳房與寶寶嘴巴的密合度更高, 減少吸入空氣的風險,有助於降低溢奶。

    5. 餵完奶後拍嗝:幫寶寶輕拍背部,讓他排出胃中的氣體,以降低溢奶的風險

     


     
  • View More WhatsApp Image 2025-02-21 at 10.45.04 AM.jpeg
    實用資訊

    觀察惡露變化,了解產後復原狀況

    觀察惡露變化,了解產後復原狀況

     


    惡露的正常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子宮的收縮以及傷口的恢復。通常在產後的第二、三天,惡露會是鮮紅色的,到了第四、五天,顏色會慢慢從褐色、淡黃色、或是黃色,變成透明的顏色,這樣的話就是一個正常的過程。

     

    如果已經超過一個禮拜,媽咪的惡露還是紅色的、甚至會有臭味,這時候會建議媽咪一定要回醫院做回診的檢查,因為不正常的顏色或是味道,有可能是因為子宮的收縮有問題,或是傷口有感染,這時候就必須特別注意。

     


     

     
  • View More WhatsApp Image 2025-01-16 at 5.18.09 PM.jpeg
    實用資訊

    泡奶溫度標準為70度的緣由

    泡奶溫度標準為70度的緣由

     


    由於嬰兒配方奶粉並非無菌的產品,所以法國在 2005 年發生大規模阪崎氏腸桿菌事件,導致 104 名嬰兒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其死亡率高達 20%~50%,後來不少國家也陸續在嬰兒配方奶粉中檢驗出此細菌。

     

    因此 WHO 世界衛生組職實驗過後提出「泡奶溫度建議使用 70 度可以有效殺死細菌」,其實驗室的數據如下:

     

    * 65 度:需要維持 65 度達 30 分鐘才能有效殺死細菌。

    * 70 度:只需要 15 秒即可有效殺死大部分的細菌。

    * 80 度:只需要 15 秒即可有效殺死大部分的細菌,但也會導致乳清蛋白變質。

     

    你可以從上面實驗數據得知,泡奶溫度太高也不好,所以最後訂出泡奶溫度標準為 70 度。

       

    泡奶溫度是加熱到 70 度,還是加熱到 100 度降溫?

     

    你家也有淨水器嗎?千萬不要覺得有淨水器就萬無一失!由於嬰兒的腸胃脆弱,所以還是要。否則未完全殺菌的生水,則可能導致其他病菌殘留。

     

    (X)生水加熱到 70 度沖泡。

    (O)生水煮沸到 100 度後,降溫到 70 度沖泡。

     


     

     
  • View More baby-215303_1920.jpg
    實用資訊

    交叉過敏

    交叉過敏

     


    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 對其他食物也可能發生過敏反應。不同食物之間的蛋白質是很相似的, 當寶寶對某種食物蛋白過敏時也可能對與之相似的蛋白質過敏, 稱為交叉過敏。較常見的食物有牛奶、

    牛奶蛋白過敏寶寶應嚴格迴避牛奶蛋白, 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繼續餵養, 但媽媽一定要迴避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人工餵養寶寶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寶寶過敏程度選擇替代配方, 比如, 大多數寶寶都是輕中度過敏, 可選擇深度水解配方, 重度過敏的應選擇氨基酸配方。

     


     

     
  • View More milk-4363421_1920.jpg
    實用資訊

    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該怎麼辦呢?

    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該怎麼辦呢?

     


    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 優選母乳哺育。 如果無法提供足夠母乳, 可以按需選擇水解奶粉甚至氨基酸奶粉。

    1. 母乳餵養

    可以母乳餵養的繼續母乳餵養, 媽媽在哺乳期內注意不要使用含牛奶蛋白的食物。

    2. 搭配或選擇嬰兒配方粉餵養不能母乳餵養或需要搭配嬰兒配方粉進行餵養, 根據過敏程度選擇深度水解配方粉 (輕、中度) 或氨基酸配方

     


     

     
  • View More baby-photoshoot-7186091_1920.jpg
    實用資訊

    認識新生兒黃疸

    認識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 (Newborn Jaundice)是寶寶體內紅血球的正常分解所致。當紅血球分解時, 會形成一種黃色物質, 即為膽紅素。寶寶會透過排便將膽紅素排出體外, 若寶寶排泄情況不佳, 造成血液中膽紅素堆積, 就會形成黃疸現象。

    初生嬰兒黃疸病是很常見的, 尤其好發於亞裔族群。 健康寶寶的黃疸病大多都是輕微且不需治療的。輕度的黃疸病可能令寶寶睏倦、嗜睡,但通常是無害的。 重度的黃疸病則可能導致腦部受損或喪失聽覺, 但發生機率十分罕見。

     


     

     
  • View More WhatsApp Image 2025-01-13 at 12.07.07 PM.jpeg
    實用資訊

    無痛分娩的優點和缺點

    無痛分娩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無痛分娩在國外已經是常規分娩的形式, 它讓孕媽媽不再經歷疼痛的折磨。
     

    它能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後的疲倦, 讓孕媽媽在時間最長的第一產程得到休息, 當宮口開全該用力時, 因積攢了體力而有足夠力量完成分娩。
     

    無痛分娩的過程是醫生和孕媽媽一起參與並共同制訂計劃的, 有利於醫生和孕媽媽的溝通。 
     

    還能夠使醫生及護理人員更多關注孕媽媽的身體變化, 如果母體或胎兒一旦發生異常, 就可以及早被發現而得到及時的治療。
     

    熟練的麻醉科醫生只要5~10分鐘即可完成麻醉操作。整個過程孕媽媽一直處於清醒的狀態。
     

    一些孕媽媽甚至能夠下床走動, 孕媽媽可以比 較舒適、清晰地感受新生命到來的喜悅。

     

    ▶缺點
     

    後遺症是因人而異, 絕大部分孕媽媽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無痛分娩一般採用的是硬膜外麻醉, 這種麻醉總體來說是安全的。
     

    有極少數孕媽媽可能會感覺腰疼、頭疼或下肢感覺異常等。

    發生率很低, 而且這些不適都不會很嚴重, 短時間內就可以自然消失, 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
     

    從理論上講, 更嚴重的併發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比如低血壓等, 但發生機率都非常低。
     

    而且醫生一定會在孕媽媽選擇無痛分娩的時候就開始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預防。所以, 你大可放心

     

     

     
  • View More WhatsApp Image 2024-12-30 at 9.53.11 PM.jpeg
    實用資訊

    臍疝氣

    什麼是臍疝氣?